上星期三突然想到劉琦文老師的講座客,雖然沒修但去聽看看演講的主題,第一天受邀的是小畢先生,演講主題『真實』,簡單來說他認為建築系受到的教育都是無法看清楚真相及所要面臨的真實挑戰,更不用說做的設計更是一個假動作,騙騙老師騙騙自己吧了。細節不說了,而是「真實」這件事讓我聯想真實=無趣=呆版設計嗎?我也無法知道,真實對於我們這樣20出頭年紀的人來說,是多們沉重的,我們就連真實的世界都還未踏入,那如何做出回應真實的設計呢。凡事看的輕鬆點,但我只知道追求「真實」或自我的過程很迷人,追求的這條路上不要被『非真實』的東西所動搖你的內心。今年過年時回到花蓮過年,呆在花蓮的這幾天,我的心似乎相當平靜,早睡早起、看看花、看看芸、看看海、看看柏油路當中石頭與黑柏油的特殊構造,在都市裡哪有這種機會,一早起來不是開電腦,就是看壹周刊(吃早餐的時候),反之一切都那麼的平靜。
由於阿嬤平常不看第四台(其實是她想省錢不說吧了),所以家中就只有數位電視的頻道,中視華視台視加起來大約十一二台上下,回到鄉下的第一天超不習慣那麼無趣的電視了,沒有國光幫幫忙、沒有全民大悶鍋、沒有新聞哇哇挖,但隨這心境的平靜,我開始試這聽聽它們再說什麼?發現了這幾台似乎與綜藝娛樂台相當不同,他們似乎都再追求『真實』,不需美麗的主持人、華麗的背景等等,但都是在追求一種真實的了解。例如有個單元專門介紹台灣的山脈,所以當集就採訪了工研院的院士在玉山研究「台灣檜木」的團隊,很難想像,他們住在山上已經研究了5-6年的光陰了,每天的工作就是爬上檜木頂端收集清晨的露水,就是這們簡單真實,目的是找出濃霧對於檜木生長的影響,其實就是在問一個簡單真實的問題,用了7年的時間來回答。看完之後隨然研究員不是那麼美麗,但他那股真實的氣質讓我感動到她的回應,沒有多餘的裝飾。
由於阿嬤平常不看第四台(其實是她想省錢不說吧了),所以家中就只有數位電視的頻道,中視華視台視加起來大約十一二台上下,回到鄉下的第一天超不習慣那麼無趣的電視了,沒有國光幫幫忙、沒有全民大悶鍋、沒有新聞哇哇挖,但隨這心境的平靜,我開始試這聽聽它們再說什麼?發現了這幾台似乎與綜藝娛樂台相當不同,他們似乎都再追求『真實』,不需美麗的主持人、華麗的背景等等,但都是在追求一種真實的了解。例如有個單元專門介紹台灣的山脈,所以當集就採訪了工研院的院士在玉山研究「台灣檜木」的團隊,很難想像,他們住在山上已經研究了5-6年的光陰了,每天的工作就是爬上檜木頂端收集清晨的露水,就是這們簡單真實,目的是找出濃霧對於檜木生長的影響,其實就是在問一個簡單真實的問題,用了7年的時間來回答。看完之後隨然研究員不是那麼美麗,但他那股真實的氣質讓我感動到她的回應,沒有多餘的裝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