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

台灣建築的悲哀


昨天參觀了北美館的展覽之後,看了koolhaas的案子之後,內心很期待這個建築趕快動工吧!原因不在是想看這棟建築,而是希望這棟建築能為台灣建築投下一個振奮的強心劑。台灣的建築界中許多一流的案子都來自於一整年不關燈的建築系館中,而專業事務所總是出現那種打安全牌的設計,在設計的脈落中更激不起任何漣漪,很弱耶。建築設計的領域再近十年發生了巨大的演進,讓建築已從建築學開始與任何領域相互結合。有關建築可以帶來任何設計改變的測試可以說是呈現相當的豐富,但台灣建築的強度總是與國外有落差。昨天看了許多國外事務所的總總,從概念、設計、論述、工具、建築技術等等都可以看到發展的強度,相較台灣業界更不用說了根本無從比較,就連台灣目前的『建築教育』當中,我認為也有許多學校無法認同目前學生可以這樣操作設計,簡單來說就是很傳統的死呆版個性,慶幸淡江建築可以在台灣談設計的這條路不敢說一旦起碼也排第二。最後想說的是國際性的建築事務所可以這樣作,但台灣的業界與重要的『建築教育界』你們還這麼自甘墮落嗎?現在根本沒有紙板建築這回事,做的出來就蓋的起來,所以台灣業界要趕快跟上國際的腳步了。

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沒錯就是他

今天去了北美館看建築展 看到koolhaas作品時突然轉頭發現
那.....不.....是....koolhaas的夥伴兼港星張曼玉的男友嗎 原來
打聽之後 他是為了今天的展覽從北京飛來台灣的 本人超nice
二話不說馬上前往跟他LDS(喇迪賽) 順便跟他一起合照 clare
也有跟他一起合照 現場感受到clare整個心都飄到外太空了
嘴巴笑的超大 本來還想順道問他張曼玉好不好啊? 但沒種問哈哈
還有拍完之後有個感覺 就是我應該要減肥了



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

ICE遠足-淡水天元寺

繼上禮拜淺水灣之後 今天是賞花知性之旅 今天ICE整隻差點掉下去斷涯

2009年3月14日 星期六

鐵漢柔情

今天吃中飯的時候看了一部片 pps上片名叫大摔角 還不錯看的傳記型電影 只是看完後想找片中的照片和音樂 都怎麼找都找不到 沒錯啊"大摔角"字都沒打錯但就是都出現日本豬木和高橋的摔角照片 原來真正片名叫"力挽狂瀾" 死ㄚ陸仔 翻個片名都那麼的貼切 片中的精神都消失了

2009年3月13日 星期五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每日一案



配服他的概念很有趣 更佩服他落實他概念的毅力與手段



2.0設計師的時代

昨天去聽了borden的演講,途中聽到一個新名詞,「2.0」世代的設計師,而台灣目前正處於2.0世代崛起的風雲年代。大概劃分一下,像是李祖源(55歲以上)等人屬於1.0代;龔書章、闕河彬(40-50歲)之間的為1.5世代;而目前30歲開始利用一些機會爭取設計露臉的2.0世代設計師正要開始發生某些效應。根據觀察2.0世代最大的的特點,來自於自給自足的作業能力,從競圖到規劃一路到設計或是施工皆有能力可以獨立自我運作,簡單的來說就是【業界中的高效率學生】之翻版,反正什麼事都要自己來。原因在於2.0產生於多元與資訊化下的社會,所以對於各種新工具的應用皆比以往的設計師更有這新優勢。1.0與1.5世代的設計大多只知道方法論但缺乏新工具的應用能力,說難聽點就是只會叫員工做這個做那個自己卻不清楚。

今天到了borden的事務所上課,很快的體會到我上述所說的事件。一到事務所發現員工人數不多大約4人左右加老闆喔,老闆每天還要自己畫圖排版、簡報、連絡工程等等。老闆沒有董事長的大皮椅,而是跟員工坐在一起,一起畫圖,要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工作壓力超大,因為老闆比你還會3D、美工,並且更有一個清楚的設計思維與邏輯。如果你什麼都不會,那老闆請你來幹嘛?只能說自己還需要再更大的努力。

2009年3月7日 星期六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美式精神

今天聽到一個消息,哈佛大學建築系把博士班暫時『停止招生』,原因是在它們未找出博士班訓練學生的目的之前,他們不想迷失教育的最終精神。做出這項決定的人我太佩服他有這樣gut,相對於這樣的教育精神不得不讓我聯想到台灣中部的某間大學,這間大學與我有絕對的關連,詳細校名不說了。

在某些系上,老師的教育心態真的有待加強。讓我想多年前許多的對話!
案例一
學生:老師我想做個水池,利用水循環系統,來製造噴水的效果。
老師:哪有那種東西,不可能啦!

案例二
學生:老師我要在公園利用自然推肥法,利用枯樹來製造動植物環境的多樣性。
老師:白痴喔!最後吸引了一堆蚊子、昆蟲這樣很好嗎?你很喜歡是吧?

案例三
學生:老師我們想報名成大研究所,可以請教你相關問題嗎?
老師:成大 哈哈別想了啦,怎麼考得上
兩個月後
學生:老師我考上了
老師:成大變了,怎麼連你們都考的上!

案例四
學生:老師業界有關都市設計的業務目前可以做哪些啊?
老師:都市設計什麼東西啊,業界沒有市場啦。

2009年3月3日 星期二

我的美麗日記


追求「真實」的過程很迷人

上星期三突然想到劉琦文老師的講座客,雖然沒修但去聽看看演講的主題,第一天受邀的是小畢先生,演講主題『真實』,簡單來說他認為建築系受到的教育都是無法看清楚真相及所要面臨的真實挑戰,更不用說做的設計更是一個假動作,騙騙老師騙騙自己吧了。細節不說了,而是「真實」這件事讓我聯想真實=無趣=呆版設計嗎?我也無法知道,真實對於我們這樣20出頭年紀的人來說,是多們沉重的,我們就連真實的世界都還未踏入,那如何做出回應真實的設計呢。凡事看的輕鬆點,但我只知道追求「真實」或自我的過程很迷人,追求的這條路上不要被『非真實』的東西所動搖你的內心。今年過年時回到花蓮過年,呆在花蓮的這幾天,我的心似乎相當平靜,早睡早起、看看花、看看芸、看看海、看看柏油路當中石頭與黑柏油的特殊構造,在都市裡哪有這種機會,一早起來不是開電腦,就是看壹周刊(吃早餐的時候),反之一切都那麼的平靜。

由於阿嬤平常不看第四台(其實是她想省錢不說吧了),所以家中就只有數位電視的頻道,中視華視台視加起來大約十一二台上下,回到鄉下的第一天超不習慣那麼無趣的電視了,沒有國光幫幫忙、沒有全民大悶鍋、沒有新聞哇哇挖,但隨這心境的平靜,我開始試這聽聽它們再說什麼?發現了這幾台似乎與綜藝娛樂台相當不同,他們似乎都再追求『真實』,不需美麗的主持人、華麗的背景等等,但都是在追求一種真實的了解。例如有個單元專門介紹台灣的山脈,所以當集就採訪了工研院的院士在玉山研究「台灣檜木」的團隊,很難想像,他們住在山上已經研究了5-6年的光陰了,每天的工作就是爬上檜木頂端收集清晨的露水,就是這們簡單真實,目的是找出濃霧對於檜木生長的影響,其實就是在問一個簡單真實的問題,用了7年的時間來回答。看完之後隨然研究員不是那麼美麗,但他那股真實的氣質讓我感動到她的回應,沒有多餘的裝飾。